大家都清楚稀土不是普通礦石,手機屏幕發光、電動車續航、戰斗機雷達運轉,背后都離不開這種“工業維生素”金屬制品廠 。而中國手里攥著的不只是礦,更是全產業鏈的主動權——從開采到提純的核心技術,從專利布局到實際產能,全球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繞過中國玩得轉。早在上世紀,中國就靠技術積累把稀土加工成本壓到了西方的三分之一,現在更是通過新規堵死了“第三國轉口”的漏洞,以前有人想把中國稀土運到東南亞再貼牌出口,現在這套把戲徹底行不通了。
歐美這次反應這么大,本質上是接受不了中國在高科技產業鏈上擁有“一票否決權”金屬制品廠 。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·格里爾說得很直白,他們不能容忍中國對白宮說“不”。要知道,美國現在能拿出來跟中國叫板的,也就剩下尖端芯片制造這點家底,要是稀土這個上游環節被掐住,他們的半導體產業、軍工裝備生產都得歇菜。可現實很骨感,從今年4月中國第一次動用稀土牌開始,美國找了半年“平替”,烏克蘭、剛果倒是想賣礦,可沒有中國的加工技術,那些礦石運回去也只能當石頭擺著。日本更有體會,2010年就喊著要擺脫對華稀土依賴,15年過去了,現在進口的稀土里還有七成來自中國。
完整內容查看視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