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17日消息,指數午后持續走弱,深成指、創指雙雙跌超3%,滬指跌近2%金屬制品廠 。板塊方面,燃氣、貴金屬等防御性板塊逆勢活躍,國漲停,湖南白銀漲幅居前;下跌方面,半導體芯片走低,燦芯股份、宏微(維權)跌超10%;電網設備板塊走弱,中電鑫龍、、等多股跌停;可控核聚變板塊全天調整,、等多股跌停。總體來看,個股呈普跌態勢,下跌個股超4700只。
截至收盤,滬指報3839.76點,跌1.95%;深成指報12688.94點,跌3.04%;創指報2935.37點,跌3.36%金屬制品廠 。
盤面上,貴金屬、燃氣、賽馬概念漲幅居前,其他電源設備、兵裝重組概念、電網設備板塊跌幅居前金屬制品廠 。
熱點板塊:
1、海南自貿概念
海峽股份漲停,海南機場、、、海南發展等跟漲金屬制品廠 。。
消息面上,財政部、海關總署、總局聯合印發公告,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,并定于11月1日起實施金屬制品廠 。
2、油氣股
首華燃氣、、淮油股份、、科力股份等多股上漲金屬制品廠 。
消息面上,據新華社報道,進入10月,冷空氣頻繁影響我國金屬制品廠 。今年下半年來最強冷空氣即將抵達,10月14日起自北向南橫掃我國,影響范圍可直抵華南。華北北部、東北地區南部、湖南、貴州等地將為降溫核心區,不少地方氣溫降幅可超10℃。
消息面:
1、金融街論壇年會組委會秘書處執行秘書長,北京市西城區委副書記、區長郅海杰10月17日上午在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經國務院批復,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與中國人民銀行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、新華通訊社、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主辦,將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金融街舉行金屬制品廠 。據悉,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、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、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將出席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并作主題演講。
展開全文
2、針對“智界部分車型換用寧德時代電芯”消息,智界方面今日回應財聯社記者稱,為保證交付效率,智界將采用一批寧德電池82度電池,這批車會在10月-11月投產并進行集中交付,車輛在交付前會告知車主所用電池品牌,獲得確認后進行車輛交付金屬制品廠 。這批車輛交付結束后,后續批次的車會全部切換為中創三元鋰電池。此外,兩款款電池均為華為“巨鯨”800V高壓電池平臺,電池性能、使用壽命和功能均滿足巨鯨電池平臺的標準,保修政策上也保持一致。
3、【三部門:擴大海南離島免稅商品范圍 離島且離境旅客購買離島免稅商品金額計入其每年10萬元免稅購物額度且不限次數】財聯社10月17日電,據財政部消息,為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,進一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購物需求,財政部、海關總署、稅務總局聯合印發公告,調整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(以下稱離島免稅政策),并定于11月1日起實施金屬制品廠 。一是擴大離島免稅商品范圍,增加寵物用品、可隨身攜帶的樂器、微型無人機、小等商品。優化后的離島免稅商品由45大類提高至47大類。二是允許服裝服飾、鞋帽、陶瓷制品、絲巾、咖啡、茶等國內商品,進入離島免稅店銷售,退(免)增值稅、消費稅。三是將離島旅客免稅購物年齡由年滿16周歲調整為年滿18周歲。四是允許離境旅客享受離島免稅政策,離島且離境旅客購買離島免稅商品金額計入其每年10萬元人民幣免稅購物額度,不限次數。五是對一個自然年度內有離島記錄的島內居民,在本自然年度內可按“即購即提”提貨方式有關要求,不限次數購買離島免稅商品。政策調整后將有利于擴大離島免稅政策享惠面,增加商品供給,改善消費者購物體驗,提升島內居民獲得感,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不斷取得新成效。
4、【()回應“存儲產品漲價”:公司在封測環節收取加工費 價格波動相對終端產品有限】針對近期市場上存儲產品漲價情況,深科技近日在接待調研時表示,公司在封測環節收取的是加工費,加工費波動相比終端產品價格波動相對有限金屬制品廠 。深科技進一步表示,公司目前存儲半導體封測業務產能有序推進,產能利用可以滿足訂單需求,公司將持續關注市場機遇,如未來客戶需求增長,公司將以滿足主要客戶需求來推進擴產計劃。
機構觀點:
華泰證券發布研報稱,9月大金融、中游材料、上游資源景氣改善幅度居前,TMT景氣有所回落,但部分AI強驅動品種景氣繼續爬坡金屬制品廠 。當前市場機遇或集中在漲價預期、順周期內需、AI產業驅動及獨立景氣周期等方向。表示,從景氣改善的線索來看,可以關注全球流動性寬松和供需格局改善下有漲價預期的品種,包括有色、煤炭、化工、鋼鐵、電池等;工程機械、建材、大眾消費品等部分順周期內需品種景氣企穩回升;AI產業周期下設備、存儲、消費電子、軟件景氣繼續爬坡,但需關注外部風險;獨立景氣周期、且有一定持續性的醫藥、軍工、。
中信證券測算,2025年9月末,銀行理財規模環比下降8500億元至32.11萬億元金屬制品廠 。主要源于季末支援母行考核的季節性回撤,疊加國慶長假前投資者持現需求上升、權益市場分流資金等短期因素,回撤幅度大于2018-2024年9月的回撤均值0.66萬億元,但低于2023年—2024年的均值1.1萬億元。進入10月后,隨著季末考核壓力消解及雙節假期流動性需求回落,理財規模有望在月內實現修復。長期來看,低利率時代,“固收+”理財產品仍是理財規模增長的重要發力點,預計10月單月規模有望回升一萬億元以上,全年理財規模高點有望達到33.5萬億元以上。
來源:新浪網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金屬制品廠 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郵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